斗式提升机进料口的相对高度的调整,需要确保进料口原料平放于总宽方位,防止进料不均匀造成斗式提升机进料轮重,进而造成传动链(或胶布)不匀称。因此考虑以下因素:
1.斗式提升机进料溜管斜角要合适,避免进料前原料堵塞。滑筒的角度应根据料斗的特性。滑筒的材料、样子及应用标准确定。通常需要滑槽的角度比原材料的动态休止角大5~10°,对于小块原材料,水分小,靠机械设备力的材料滑角可以用小值,对粉状材料滑角要求较高。
2.进料口调整要考虑斗式提升机的运载方式,以确保进料顺畅并不提升提升机,运动摩擦阻力(关键是指提高原料压力和物料的摩擦阻力)为前提条件。斗式提升机的承载方式有两种,分别是挖斗和喷射。主要用于输送粉末、微粒及细小块状物料的无研磨或半研磨的物料。物料仓位通常很少,因为在出料过程中不易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,所以允许料仓运行速度较高。用于输送大块且磨料量大的物料,其料仓布置非常紧凑,以避免物料在料仓中间散开,物料仓速降低。
3.对于掏空装载,物料表面越高,物料取出时摩擦阻力越大,为很好地防止超重及原料反撒,应将原料表面的相对高度小于下链齿轮轴所属平面。换言之,当斗提升机溜角不够而调整进料口位置时,可以适当减小原来设计的进料位置,这一调整范畴比较大。
4.对于注入式装载,进料口外缘位置要高于下链齿轮轴所属面,以防止原材料进入壳体下边缘。换言之,当滑槽角度不够而调整进料口位置时,斗式提升机进料口可以适当减小,但下降的部分比较有限。而且在理论上,进料口部分的拉高并不受限,而且进料口位置越高,进料口一段距离越短,提升机的负荷会变轻。而斗式提升机进料口部分拉高时,一方面要考虑到配合位置的壳体内部提升滑轨(或称导向板)来防止传动链(或胶布)晃动,另一方面,也要考虑斗式提升机物料阻塞的难题。